山水正脉,大愿悲秋 (连载一)

作者:王悲秋个人官方网站     时间:2018-08-13
 
       亲爱的朋友们,非常感谢大家对王悲秋先生的关注,我是他的妻子竺青,也是一位画家,志同道合的我们从1988年开始走到一起。在与他生活至今的30余年里,是绘画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,这其中有苦有甜,有惊有险,有辉煌也有失落,有幸福更有艰辛,可以说是喜忧参半,百味杂陈。一路走来,虽然磕磕绊绊,但是我们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,从未因艰难困苦而产生丝毫的动摇与退缩,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,最终成就了悲秋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。他的作品也被悬挂于中南海、玉泉山、中宣部、外交部、铁道部、国宾馆等等重要的会议及接待大厅,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和亲切会见,同时他的艺术作品也受到美术届权威人士的一致首肯。更加令人欣慰的是,悲秋的作品深受广大美术爱好者和各界朋友的喜爱和推崇,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。


 

《天上君子》

 


 

《天上君子》中南海收藏证书

 

 

       近日生活在国外的女儿看了悲秋的公众号,给我来电话说:“爸爸的公众号只放些作品欣赏,显得冷冰冰的,不够丰满。您跟爸爸写生回来跟我说的那些经历多生动呀,为什么不写出来,放上去呢?既能让关心爸爸的人了解他,又可以让喜欢画画的人从中受益,这样多好的一件事儿呀!”

       女儿的建议,让我萌生了将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,并分享给朋友们的想法。所以从现在开始,我将开启记忆的大门,把悲秋 创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给大家。希望这些经历,能够让朋友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他,尤其是从事绘画创作和喜欢画画的朋友们,如果能够从悲秋所走过的道路中受益的话,就是我最大的快乐。

       现在请朋友们和我一起从九十年代初开始,进入我们的生活吧……

 

 


山水画《远眺黄龙》

 

       咱们去黄山吧!

      那是1991年的秋天,天气已经开始转凉。女儿一岁多点儿,刚刚断奶,正在咿呀学话。一天悲秋突然对我说:“咱们去黄山吧!我想去写生了,在家实在画不出画,到山里找找灵感吧。”“女儿才刚断奶,等两年再去行吗?”我着急的说。“不行!不能再等了,闺女放咱爸妈家,现在就去买票,看看有哪天的车票咱就哪天走。”主意已定,任凭我怎么劝都无济于事。

        车票是两天后的,我抱着女儿含泪收拾行李,懵懂的女儿用她的小手去抹我的眼泪。

         一位部队的朋友得知我俩要去山里画画,送来一只多功能电击棍,它既可以当手电用,又能防身,还可以求救,危及时刻能够报警。我怕电击棍被人看到太扎眼,就为它缝制了个布套。

        第一次去黄山写生,生怕漏带了东西,笔、墨、纸、砚,油画箱和画布,写生凳,冬季的衣服等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悲秋抱着一大摞书,有画册、字帖、画论、游记、古文等等,哗啦啦放到我面前说:“这些都带着,我路上看”。“咱们是去画画,不是去串亲戚好不好!这么多的画具已经很重了,你再背这么多的书,怎么爬山呀……”我无语的说。在我强烈要求下,他拿起一本“这个我要学学”“这本我要临临”“这书我要好好看看”左挑右选哪本都舍不得放不下,无奈之下我强行拿下了几本厚厚的画册,尽管如此行李还是装了几大箱。整理好行李,趁着女儿熟睡,依依不舍地把女儿交给他的父母,我二人便背着大包小包启程了。

 

 


《松壑观泉》

 

       没有钱怎么上山呀!

        临出门的时候,悲秋神神秘秘的掖了几幅自己画的小画在画夹里。

        我们乘火车先到的南京,下火车后找了一家旅店,把行李放好。看时间还早,悲秋神秘的说:“把我带画拿出来”“拿画干什么?”我不解的问,“卖呀!没钱怎么上山呀?”他笑着说。“我还以为你带画是为了送人呢!”“送人我可以现场画呀,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,喜欢画的人也多,等我卖了画咱们住宾馆哈”他搂着我高兴地说。“你的画有人要吗?”我怀疑的看着他问”,“看我的吧,宝贝儿”说完揽着我走出了旅店。

         来到一处繁华地段,一排排自行车整齐的排列着,悲秋眼睛一亮拉着我说:“咱俩租个车吧,方便到处走走”,说完扭头喊道:“师傅!租一辆车多少钱?”“两元随便骑,晚上还车,押金一百!”租车人大声应道。“我租两辆!”付完钱我俩每人挑了一辆自行车。骑上车刚要走,“师傅南京博物院怎么走?”悲秋回头问道。“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,第三个路口右转,见口再左转就到啦,”师傅热情地告诉我们,“谢谢师傅,晚上见!”

 

 

未完待续…静候下期…

秋风堂